Menu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中心> 设计前沿 > 精品案例>正文

「 中外荣登榜首之作 」第14届艾特奖获奖作品赏析(下)

2025-06-090
导语:本篇(下)隆重推出商业空间、陈设艺术、都市景观、社区景观、生态景观、城市设计和城市公共艺术等七大类别的获奖作品。问鼎之作,大师作评,各有千秋耀眼全球,精彩不容错过!


  5月27日,全球设计界年度盛事——第14届国际空间设计大奖艾特奖(IDEA-TOPS)颁奖盛典在深圳科技馆(新馆)盛大举行。来自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参赛设计作品7026件竞逐艾特奖,国外设计师摘得14项大奖,中国设计师斩获9项大奖。



 

什么样的作品能摘取艾特奖殊荣?
本届获奖作品都有何特色?
A963设计网、A963设计网微信公众平台
联袂推出
第14届艾特奖获奖作品全集
分上、中、下三篇
敬请读者关注
A963官方微信号(a963com)
或直接登录艾特奖官网www.idea-tops.com
 


 

  本篇(下)隆重推出商业空间、陈设艺术、都市景观、社区景观、生态景观、城市设计和城市公共艺术等七大类别的获奖作品。问鼎之作,大师作评,各有千秋耀眼全球,精彩不容错过!

 

01
最佳商业空间设计奖
——

获奖项目:鳞动|其鳞. 爬宠体验店
获奖者:谢几点设计事务所(中国•广州)

 

  对 Z 世代群体而言,宠物正在成为其情感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其鳞(Cleen)是国内规模较大的宠物渠道商宠有家集团旗下的爬宠品牌,业主希望与我们共同探索一种全新的线下爬宠体验与销售模式。有别于花鸟虫鱼市场的消费场景,其鳞爬宠旗舰店位于商场之中,试图创造一种贴近顾客体验、体现爬宠特点与生活习性的品牌空间形象与商业模型。



 

  设计结合了爬宠的动物特徵与“其鳞”品牌名称所指“鳞动”这一概念,在空间中置入两片到顶的三维曲面——“其鳞墙”,既是模拟爬行动物爬行时候鳞片的动势,也是对自然栖息地微妙地形的指涉。曲面牆体由1140个爬宠箱组成,其中478个箱体居住各类爬宠,构成空间的主要形象,同时结合功能要求划分出不同的区域。吊顶采用了深色镜面不锈钢,反射效果营造出空间的高度与纵深感,将观者引入蜿蜒、奇异的山谷之中,游览其中,有宽有窄、有明有暗、有行进有停留、有游栖有穿越,仿佛置身于爬行动物的自然家园。



▲爆炸图


▲彩平图


  在设计前期,我们对爬宠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观察与分析,认为区别于猫、狗,或者兔子、仓鼠这些常见宠物的互动式展示方法,蜥蜴、守宫和蛇等爬宠的展示方法应该为“聚焦”的模式,所以我们学习了博物馆展示方式来构建整体的光环境。幽暗的整体氛围和每个爬宠箱内聚焦的灯光可以让人们更容易观察到每只动物的特点与性格。




 

  本案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在曲面展示墙体上构建一套爬宠生命系统。除了爬宠需要的光照外,还需要为其考虑一套加热系统,并符合工作人员日常维护的尺度。过程中我们不断与灯光顾问、宠物专家、电气工程师、设备供应商和运营方沟通协调,调试到最佳状态,将所有的“生命基础设施”隐藏于展示墙的构造中,同时使观者在欣赏爬宠时不会被多余因素干扰。




 

  在曲面展示墙的设计与建造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形体、固定点、固定方式和相关走线的孔位。设计全流程采用参数化工具(GH)推进,以应对动态变化的形体、结构和节点等复杂系统带来的问题。在结构设计上,通过对两片展示墙的形态优化使爬宠箱之间形成相互拉结的关系,做到不依赖悬吊,保证在扭曲关系的前提下实现构造自承重。 






 

  在材料的选择上,“其鳞墙”爬宠箱使用外部黑色金属与内部幻彩板的组合方式,幻彩不锈钢的色彩变化恰如爬行动物表皮“结构色”的丰富多彩,并加强了每个重复构件之间的微妙差异。其他墙面和地面材料使用火山岩与水磨石,创造自然环境的质感与肌理。本案使用了大量的板材,设计师在考量了产品尺寸、经济性和美学因素后确定了一套平面300mm、900mm、1800mm/立面360mm的模数系统——天花、地面、墙体,以及相关产品、灯光、空调、消防系统都精确地控制在此模数系统中。
 






 

  也许因为爬行动物这一异宠品类,其鳞爬宠旗舰店在试营业期间已经迅速成为其所在商圈的著名“打卡点”和“目的地”。爬宠店位于商场的四楼,持续的引流改变了商场的热力图,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商场高层冷清的状况。如何制造潮流、吸引年轻化的客群可能是Z时代品牌需要思考的商业议题,而对于设计师,创造空间的新内容与新体验在当下的语境中即是一种知识探索的过程,并最终指向品牌空间的价值观。




艾特奖评审团评语
——

  这是将生物、科普展览和商业完美结合的一个室内设计。光线、结构和材料很好地体现了商业活动的特殊性。空间小而精致。体验感来自于对于自然的歌颂。商业需求转变为艺术品的珍藏。而在一种神秘科幻的氛围中,设计唤起对生命的尊重。


获奖者信息
——

  谢几点设计事务所XJ.DLABOFDESIGN是成立于2017年的品牌商业空间设计事务所,我们创作的核心理念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我们关注动线、尺度、色彩、光影、质感、空间活化,以及“用户”作为空间最重要的这位参与者我们为客户带来商业成功的同时,更希望带给用户兼具独特记忆与身心愉悦的空间。

  团队成员有兼具建筑学、设计学、心理学、国际金融、市场营销等背景,创始人有广州美术学院以及海外留学的背景,近十年专注商业品牌空间的设计探索洞察当下市场,深挖品牌基因,追求设计知觉与品牌战略间的高度契合,结合空间、产品、视觉、装置艺术于一体的整合设计思维,不拘泥形式,创造具有独特体验、传播力和品牌力的商业价值,同时探索设计与人的共鸣和思考。团队屡获国际设计大奖,包括德国iFDesignAward、意大利A'DesignAward“铂金奖”英国Restaurant&BarDesignAwards。

  设计从来都不是风格的拼凑,设计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启迪未来的灵感。

  设计,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之中,用尊重、感恩的心观察世界,用积极、友善的智慧解决问题,通过发现美的眼睛,和重塑美好的双手,我们就能改变未来,实现理想。


02
最佳陈设艺术设计奖
——
获奖项目:江西保利琅悦售楼处
获奖者:广州新舍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州)


  本项目位于江西南昌,从江西丰厚的文脉山水和土壤之中诞生了无数改变宋朝并影响当代的江西文人与传世造诣,沿着赣江水、沿着朝代更替,一直延承至今。




 

  因此我们为本项目精研两宋江西人文,承袭千载东方宋韵,量身定制一席以宋代为主题的文脉臻藏品。将宋风浓郁文脉之地,启东方文化盛世。园林以宋代名画西园雅集之卷,犹如赴雅集园宴,运用层层递进的空间礼序而展开。




 

  “雅集”,“集”是聚会,雅集就是风雅的聚会。文人多雅趣,仕逢知己,诗酒相得,宴饮品茗,烹茶焚香,挂画插花,琴棋书画,我们从西园雅集中追溯宋代江南雅士的生活方式,提取风雅四艺,以点茶、插花、挂画、焚香四雅开展空间设计话题,四雅透过味觉、触觉、嗅觉与视觉来品味日常生活,结合宋代文人雅士日常生活与当地豫章文化做一个现代与传统的融合呈现。




 

  接待厅以四进园林的门仪礼序层层递入,清风辗转,步入其中,自然天成的景观石与精致的装饰屏风映入眼帘,以石入室,令高阔的接待大厅尽显中正之气,青松引路,从宾至如归的接待厅开始,西园雅集的诗意洄游拉开序幕。




 

  水吧洽谈区以“焚香”为主题。在宋代,焚香更是融入了茶文化、花文化、画文化等多种文化形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焚香则是一种品味生活的方式,可以营造出宁静、优雅的氛围,帮助人们放松身心、调节情绪。宋人四雅中的焚香雅趣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点一炉香,青烟绕梁,深度洽谈区在空间立面上以“松”为主要的沉浸艺术装置,希望通过艺术构建与室外天然生态连结。





 

  通道端景以“挂画”为主题。滕王阁是古代先人们留给南昌的一处独特文化遗产,它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建筑美学与艺术价值。滕王阁不仅在历史上具有纪念意义和文化价值,还成为了南昌市标志性的建筑之一。通道端景的挂画引用在地文化的滕王阁,结合西园雅集描绘山石的元素提取延伸,通过由近及远的画面层次关系,近景为太湖石的线条质感,远观望去,呈现出滕王阁远景的轮廓。




 

  南昌作为豫章文化的承载地,古建、砖雕、石刻、木雕构件古朴而精美。通道的饰品衔接了“挂画”主题,除了展示关于《西园雅集》的画轴外,另外还以在地文化砖雕、木雕、古玩小品为展示主题,在当代语境下营造这座城市再熟悉不过的文化体验感,将聚焦于人文意韵的舒展、雅趣与价值认同,融合到现代生活方式中,古调新弹,在这个空间的呈现中达到极致。



 

  下沉区则以两个主题围绕展开,”插花”是其主题之一。在宋代,插花成为一种流行的艺术形式,其创作不仅涉及到各种花卉的选择、修剪、搭配和摆放,还融入了诗词、书画等文化元素,展现了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宋代插花不仅促进了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还推动了花卉文化和花艺的发展。



 

  下沉区利用大面积玻璃幕墙作为室内外景色的连接,结合室内景墙形成延伸面,人在室内,有“窗前绿意满枝头,园林美景入户来”之意,围坐而观景,夕阳西下,霞光树影映墙斑,树影婆娑映壁间,犹如借助大自然馈赠的画笔,以花影树影绘画,花自然从画中来了。宋代儒士常把哲思与花木相联系,常以花材影射人格,表达人生抱负、理想。下沉区花材采用松、柏、兰、桂、山茶等素雅者,结构上则注重以清为精神所在,体现自由纯美的意境。



 

  下沉区围坐观景间设置了花台与茶台,楼台映池,赏松石间意,茶香四溢,轻盈的茶雾环绕着茶盏,如烟雾般轻盈飞舞,两大雅趣主题展示融合,将园林入画。领略“窗前有风景,心中有山水,茶中有天地”的空间意蕴,让客户更沉浸式地体验到宋式美学的文化氛围。宋代在四大雅事的每一细微之处观照着生活的真谛,雅逸生趣,文人们试图在世俗人生之外,开辟出一片宁静、风雅的审美空间作为自己的心灵栖息地。


艾特奖评审团评语
——

  本项目是一个优秀的陈设设计,作者通过深入研究宋文化传统,承袭千载宋韵,量身定制以宋文化为主题,以宋代名画西园雅集为参考,以层层递进的空间礼序而展开一系列空间。

  设计重复体现众多雅趣,如知己相聚,诗酒相得,宴饮品茗,烹茶焚香等宋代江南雅士的生活方式,提取风雅四艺,以点茶、插花、挂画、焚香四雅开展空间设计话题,透过味觉、触觉、嗅觉与视觉来品味日常生活,并加以抽象、演化、变形和具象,实现现代与传统的融合呈现,实现参与者沉浸式的体验。


获奖者信息
——

 

  新舍设计将设计视觉融汇人文哲学思考,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团队。有志在中国高速发展的语境中,找到一条宁静而致远的设计文化思考道路,用独到的视角引领新的品质生活方式。设计既可无中生有,亦能人文哲学!


03
最佳都市景观设计奖
——

获奖项目:Central Squares in Koprivnica
获奖者:NFO(克罗地亚 Croatia)

 

  场地设计范围可划分为3个区域,形成合理的空间单元,每一个空间都有特定的潜力,并有可能加入科普里夫尼察中心的公共空间系统。从空中看,Zrinski主广场是街道和东西部较小广场之间的连接空间。







 

  设计将“流动”作为新城市广场运行的规律,将自行车道作为主要轴线,在上述路径与广场周边之间形成较小的区域。区域中铺设了小型不规则色块,分布于“X”形的自行车道周边。铺装本身的颜色是对周围建筑立面、历史遗产和波德拉维纳氛围进行仔细分析的结果。





 

  带有红色铺装的小路,参考了古老的砖砌道路,尤其引人注目;提供聚会场所的多功能区域是赭石黄色,象征着它们的重要性;而其他区域是灰色的;广场中间有马赛克图案——这是对著名的波德拉维纳刺绣的诠释。







 

  穿过广场的自行车道的“X”形路径由粗糙的混凝土制成,强调出材料的变化。




 

艾特奖评审团评语
——

  设计概念非常清晰、简洁,巧妙地利用捷径将场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容纳了不同的停留游戏或休憩的功能。拼贴出多样性的街头活动和景观,这些简洁的现代手法与沿街的传统建筑形成既对比又和谐的关系,颜色、图案和形体的设计都是精心选择与周边环境非常和谐。设计总体展示出了非常高的艺术水准和品位,手法轻松而多变。


获奖者信息
——

  NFO建筑事务所由建筑师卡塔·马鲁尼察(Kata Marunica)与南纳德·拉夫尼奇(Nenad Ravnić)于2008年在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创立。该事务所专注于建筑设计领域,并在多项公共建筑竞赛中屡获殊荣。

  除竞赛奖项外,NFO建筑事务所的作品还获得诸多权威机构认可,包括:克罗地亚建筑师协会年度奖提名、克罗地亚建筑师协会年度奖提名,以及欧盟当代建筑奖——密斯·凡·德罗奖提名等重要国际奖项。

  NFO团队定期在克罗地亚及海外专业机构举办学术讲座,分享其创新设计理念与实践经验。
 

04

最佳社区景观设计奖
——

获奖项目:Immersive Resilience
获奖者:Changyeob Lee(韩国 South Korea)

 

  Immersive Resilience Garden ‌是由Changyeob Lee 和 Studio ReBuild 共同设计的项目,位于 首尔最繁忙的休闲区之一 纛岛汉江公园 。该项目旨在创造一个250平方米的沉浸式休闲空间,让游客能够全方位沉浸在自然怀抱中,提升公众参与度,并提供一处摆脱人工视觉负担的宁静之地,帮助人们重新与大自然建立联系‌。

 





  设计理念和目标

  ‌Immersive Resilience Garden‌的设计理念是通过三维自然景观来增强公共参与度,提供一个远离人工视觉干扰的宁静环境。该项目不仅是一个静态的风景线,更是一个引导植物蓬勃生长的特色环境。它采用了多层迷宫式的结构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空间结构和互动,旨在通过多层次的互动空间促进植物的生长‌。







 

  具体设计细节该花园设计为一个多层次的迷宫式公共花园,围绕河边的树木构建。它包含五层结构,覆盖400米长的空间,使用了多年生植物和草类,这些植物在颜色、质地和结构上会随着时间变化。






 

  这种设计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体验,还通过自然的空间结构和互动,引导植物在多层次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艾特奖评审团评语
——

  这是一个简单而且放松的设计,并没有复杂的观念,材料和形式语言非常明确肯定。柔和的曲线营造出多样而和谐的场所,营造了富于生机但又平静的氛围。迷宫一般的场所引发了人们漫游和探索的冲动,为孩子们的嬉戏创造了可能。景观中的各种元素分享了相似的造型语言,创造了一种丰富的统一性。虽然看似一个平面化景观设计,但设计师在垂直方向上也做了清晰的规划,灌木,草地、桌椅有意识地控制在比较低矮的高度,与高大乔木的树冠拉开了明确的距离,让视线很好地穿越了场地,增加了人们之间的视线交流。
 

获奖者信息
——


Changyeob Lee


  Studio ReBuild:重构建筑叙事的多维实践

  我们主张"拒绝'概念欺骗',需要'语境化叙事'"的设计宣言,通过首尔主工作室推动跨学术与产业界的语境驱动、自然为本、人文关怀的设计实践。我们的目标是在交织的现存要素矩阵中,激发生态系统参与者的好奇心,最终创造能引发情感共鸣与归属感的场所。

  我们的全球办公网络包括800余位研究人员、策略专家、护士、建筑师、规划师和室内设计师等等,他们身处包括上海和香港在内的全球12座创意之城,积极致力于为改变世界的创意赋予生命活力。
 

  联合创始人背景:

  李昌烨(Changyeob Lee)与景观设计师李珍(Jin Lee)共同创立Studio ReBuild。这位常驻首尔的英国注册建筑师(ARB/RIBA)同时担任汉阳大学教授,并领导"Systemi:City"研究智库,专注于通过新兴技术重构传统建筑认知。其团队以思辨性城市干预探索社会文化积极影响。
 

  学术与专业履历

  教育背景:以最优成绩获汉阳大学室内建筑学士,后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CA)以杰出成绩完成建筑硕士
  学术荣誉:2013年毕业设计《Synth[e]tech[e]cology》同时入围RIBA银奖提名,并斩获皇家艺术学院夏季展Sheppard Robson奖
  职业经历:曾任Heatherwick Studio项目负责人7年,主导开普敦Zeitz MOCCA美术馆、谷歌加州总部、新加坡樟宜机场T5航站楼等标杆项目
  技术专长:在Front Inc期间深化参数化设计与数字建造研究
 

  跨尺度设计哲学

  这个跨学科工作室致力于在各领域重构建筑叙事,通过创意构思、问题解决、故事讲述与实体建造,在物体-空间-建筑-自然的维度中探索更具意义的人居关系。其作品被Dezeen、Wallpaper等国际媒体广泛报道,并在伦敦、米兰、东京等全球城市展出。

 

05

最佳生态景观设计奖
——

获奖项目:吉林·长春新区宁溪公园提升改造项目
获奖者: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境和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西安)


 

  宁溪公园作为长春新区生态文旅运营的重大项目,在生态、社会、经济及影响力方面成效显著。它以低碳环保构建生态韧性,提供休闲空间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带动文旅产业发展创造经济价值,塑造特色形象增强城市文化传播,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项目概况

  长春新区宁溪公园提升改造项目为长春新区三路两溪环境提升建设的关键一环,宁溪公园位于长春市东北部,隶属于长春新区的北湖科技开发区,西起北湖湿地公园,东至长春奥利匹克公园,全段约4.1公里,陆地面积约50.9公顷,周边以居住区及长春工业大学为主,是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率极高的开放空间。



 

  宁溪坐拥良好生态基底与水系资源,却因其建设步伐明显滞后,缺乏与邻近地块(北湖公园、奥体公园)的有效联动与互补,致使整体空间活力不足。基于场地现状的提升模式,设计通过梳理河流水系、贯通环湖岸线,引入多样化绿地植被,同时打造多元慢行系统,打通环湖的内部道路,串联各个服务节点和水上游线,景观构筑物等。依次逐步形成整体建构逻辑。




 

  意境如画:水城共融的空间重塑

  设计恢复宁溪自然河道形态及其周边的蓝带生态系统,重新构建人和自然、河流的联结,并通过此次城市更新的机会,将闲置的宁溪河,打造为对城市、环境及居民联结,不可或缺的“宁溪公园”,还河于民,赋予宁溪全新生命力。至此,宁溪正逐步成为一条链接人与自然共生、激发城市生命力的活力纽带。




 

  项目第一步便是去硬还生,重建健康的生态环境系统,将原有直立石砌护堤破除,适当开挖河道、增加水域面积,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基础上,将原本的硬质驳岸改造为生态驳岸。

  采取北湖公园调水,实现水体净化及游船体验。保留场地原有乔木,根据景观功能打造亲水自然、疏林草地、林荫大道等主题性植物景观,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多样性景观。




 

  在结合场地原有特征和周边用地情况的基础上,设计团队结合全龄市民活动多元需求,在这里引入了新的景观节点体验。3公里的滨水绿道,供人体验慢行道、游步道、亲水栈道等不同的游憩体验系统。沿线增设滨水休闲台阶、观景挑台、游船码头、亲水步道等节点,丰富生活水岸空间体验。



 

  同时,植入周边奥体资源,打造全龄市民运动中心(球场运动、儿童乐园、中老年活动区等),为市民提供便利的运动活力体验。通过多元景观节点的设置,进一步补全城市功能,为全龄市民营造集公众休闲、交往游憩、自然科普、运动健身于一体的多元活力滨河空间。



 

  人境相宜:活力璀璨的场景营造

  宁溪于2024年6月8日正式向公民开放,一经开放,就已经迅速成为了年轻人及家庭游的新选择。设计团队从项目伊始,就以文旅运营思维赋能宁溪,助力长春新区城市更新蝶变。以 “运营推导设计” 为原则,完善公园交通、丰富场地功能、提升基础与智慧设施,打造文商旅共融、高承载力、高品质的生活河岸公园,为公园运营奠定基础。



 

  同时借北湖生态与奥体资源,深挖宁溪亲水特色,推出 “夜游宁溪” 超级 IP,塑造主题性品牌形象。打造沉浸式游船夜游、都市冰雪体验等创新文旅产品与活动。借助线上线下多元平台宣传推广,以点破局,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引导旅游消费升级。开发多样玩法,打造多彩主题游线,构建情感之河。




 

  生境和谐:生态和谐的栖息绿洲

  本项目秉承韧性城市建设理念,在保证水利安全前提,设计贯彻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依托原有场地的河道景观,采取生态修复,面源治理,清淤疏浚等措施。

  原河道泥沙淤积,水位变化较大,导致水质混浊,对区域生态平衡构成了潜在威胁。通过全线清淤及河道重塑,将河底恢复原有的自然形态,增加水流速度,提高通行能力,让河道更为稳定;同时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形成河岸边草木茂盛的景观。

  为实现水体净化及游船体验,采取北湖公园调水。应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设计团队也对雨水径流进行收集和净化,减缓暴雨季雨水汇入河道的速度,增加生态草沟和雨水花园,通过绿地的沉淀和初步过滤,排入河道,改善场地生态功能。



 

  本次宁溪的改造提升,不局限于河道本身,而是与周边城市与居民紧密联系,带动人气汇聚和活力再生的同时,也为周边区域的业态升级及经济发展带来更多契机,让城市公共空间真正回归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设计与运营的力量,能让宁溪从根本上重焕生机,华丽蝶变成为文商旅共融之地,成为长春新区新形象的‘城市地标’,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维共赢。


艾特奖评审团评语
——

  该设计采用了多样化的手法处理河岸与水面的关系,将通常的生硬单调的驳岸景观变成了大众可以参与的生态化的水岸。设计很好地将生态技术与景观美学以及生活事件融合在了一起。既满足了韧性城市的技术性要求,有创造了丰富优美的水岸景观,同时为各种水岸生活创造了有趣的场所,提高了水岸功能的复合性。该设计通过一系列的剖面设计,创造了人和水的多种互动关系。该项目规模宏大,但设计细致,很好地利用水岸的自然美软化周边城市人工环境,形成了自然与城市交融的生态城市面貌。
 

获奖者信息
——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2年,是建国初期国家组建的六大区建筑设计院之一,是西北地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甲级建筑设计单位。现为世界500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公司。

  现有职工近160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2人,陕西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6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91人,高级工程师464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9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优秀勘察设计师18人。现有一级注册建筑师119人,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102人,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69人,注册电气工程师29人,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造价师、监理工程师、建造师等90人 ,人防防护工程师10人。

  院设有规划、总图、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动力、电气和自动控制、技术经济和概预算、景观园林、装饰设计等专业。可承担各类大、中型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景观园林设计、装饰设计、城镇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建材工厂设计和传统建筑研究、建筑抗震研究以及建筑经济咨询、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总承包等业务。



 

  境和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隶属上市集团中庆股份(01855.HK)。公司业务拓展立足吉林,面向全国。拥有市政行业、建筑工程、风景园林、勘察等多项甲级资质及规划、农林等多项乙级资质。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吉林省科技型“小巨人”,具有吉林省住建厅认证的AAA级信用评级,并通过整合国内顶级设计资源,构建完成各专业专家智库。

  境和设计业务范围覆盖智慧城市、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项目类型,下辖建筑、景观、生态智慧、市政、勘察、审图等专业分院及科创研发中心。多年来境和设计持续为政府、企业和各类机构提供数千次设计咨询服务,设计落地优秀项目600余个,先后荣获国际/国家/省市级设计类奖项60余项,主编及参编团体标准、地方标准10余项,备受业内的认可以及客户赞誉。


06

最佳城市设计奖
——

获奖项目:「博愛昇平村」打鼓嶺坪輋路過渡性房屋項目
获奖者:伍秉坚(香港)有限公司/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香港)


 

  博爱医院的过渡性房屋项目名称为「博爱升平村」,地段原为升平学校,博爱医院活化现有升平村学校,新建及改建为过渡性房屋及社区活动,日间长者中心,兴建工程于2022年11月展开。项目除协助改善香港,低收入人士的住屋需要外,也希望透过提供基本生活配套及社会服务,在区内建立一个相互联系的关爱生活网络。

  项目由2座4层高「组装合成」过渡性住宅、活化升平村学校为3座1层高社区服务大楼及1座1层高日间长者中心组成,住宅单位以「组装合成」建筑法构建(MiC),以加快提速完成,提供合共601个单位给有需要人士入住,当中包括一至二人单位(519个)、三至四人单位(80个)、五至六人单位或无障碍单位(2个)。本项目预计同时最多可容纳约1,000人居住,每个单位均配备独立洗手间、浴室及煮食空间,以配合不同人士或家庭需要。





 

  组装合成整合施工(MiC)方法及可持续发展

  此设计项目所有住宅单元,均采用完整的「组装合成」施工(MiC)方法,制定了最具施工时间提速,成本效益的组合。然而,考虑了将 MiC 方法于厂房、预制建筑单元/组件、配以现场浇混凝土互相结合,并在工地上迅速组装的住房单元组装合成法,能同时于厂房生产住宅单位,及同时于工地建造场地平整,楼梯配套等,以满足快速完成项目之需要。




 

  设计意念

  设计的核心理念与目标包括:确保安全与可持续性;加快施工进度与时间管理;鼓励创新与创造力;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及注重环境设计和绿色特色。住宅单元采用组装合成/MiC方式,沿街道进行分区排列,形成一系列开放空间(如庭院花园),以提升居民的隐私和安全,同时促进邻里之间的互动,营造真实的社区氛围。此外,社区内还设有服务设施,如长者中心,提供额外的公共活动空间、共享服务区域及小型商店等。



 

  尽管这类过渡性住房的使用期限为五年,但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环保和绿色理念,旨在为新居民和当地居民创造一个和谐、舒适且关怀的生活环境。我们将继续保持以人为本的居住氛围,确保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住宅建筑高度限制在四层以内,以融入升平村的原有风貌。社区服务大楼和长者中心设有中央庭院、休闲开放空间、户外活动区域及健康步道,供居民和邻居共同使用。服务设施环绕庭院而建,以降低噪音和空气污染,同时保持原有的视觉空间和植被。

  新界打鼓岭乡事委员会作为当地代表,与我们合作开发过渡性住房,为新入住居民和当地社区定期举办周末特产/跳蚤市场、节庆庆祝活动等,促进邻里互动,建立社区支持网络。沿坪輋路的机电大楼还设置了垂直隔音屏障,以减轻对低层单位可能造成的空气和噪音影响。




 

  主要建筑元素,包括色彩缤纷立面,将可减轻建筑体量,鲜艳的色彩也可为识别元素,提升空间的视觉品质,也可以增强视觉趣味。



 

艾特奖评审团评语
——

  香港博爱昇平村过渡性房屋项目高效利用异平学校旧址改建,融入生活配套设施与社会服务网络,构建关爱型社区生态。其人性化设计理念与精准响应过渡性住房需求的实践,为高密度城市居住模式做出了新的探索,突出了社会机构在公共福祉领域的人文价值。


获奖者信息
——


 

  伍秉坚建筑工程师事务所,于1957成立,自今于香港超过68多年历史。过去十多年,我们不断努力配合中国及国家领导之‘一带一路’政策,也成功开拓东南亚市场,如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中东沙地亚拉伯,杜拜及北非之摩洛哥国家的建筑业务。

  伍秉坚事务所不段推动于香港、中国及海外等业务,能将公司不断进步向前及作多方面发展,包括: 历史建筑文化保育,政府办公大楼,大型休憩公园,大专院校广建,学校、泳池兴建,康养社区,目标提升建筑的质量及应用,营造一个和谐环境气息、舒适的空间及要求。

  近年注重可持续发展(ESG),社区及环保绿色设计,人工智能建筑引入城市智慧生活,采用Design and Build Project,即设计及施工于一体,建筑采用(MiC)「组装合成」施工方法,可有效地加快完工时间及造价控制。

  董事们也悉心培育后辈,使每位员工知识及工作能力不断增值,不断改进,做到传承及活力,创新设计。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路桥)于197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组建,是中国最早进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四家大型国有企业之一,从事全范围的基础建设工设计、施工、管理及投资业务,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搆。2005年中国路桥成为重组后的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交建)的全资子公司,作为中国交建主要的海外业务承担者之一,承接了大量的技术领先的国际知名工程,荣获了多项国内、国际奖项。“CRBC”作为国际工程界的知名品牌,享誉世界。

  中国路桥1988年进入香港市场,2002年进入澳门市场,多年来扎根港澳,承接了过百项各类工程,并依托港澳,开拓了大量的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的基建投资项目。目前公司已持有香港政府全部五个类别的最高级丙级牌照(道路及渠务工程、建筑、海港工程、地盘平整及水务),公司全面推行ISO9001质量管制、ISO14001环境管理、OHSAS18001职业健康及安全管理及ISO50001能源管理等国际标准管理体系。

  “客户优先”是我们的经营理念。中国路桥以客户为尊,多年来不断在管理、设计、建造技巧和技术各方面推陈出新,为客户提交优质、一流的产品及服务。

  “以人为本”是我们的企业精神。依托我们深谙当地文化及实践的本地队伍及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士,我们建立了独特的多种文化“互信互敬”的融合环境。

  安全及环境保护是我们的发展之本,反馈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是我们的重要目标。


07
最佳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奖
——

获奖项目:It's vertical us retains.
获奖者:Elton_Léniz arquitectos and Cruz•Mandiola -  arquitectura y objetos. / Fernando Prats.(智利 Chile)

 

  费尔南多·普拉茨的作品植根于智利的地理与人文景观,以及其极端自然环境中蕴含的沉浸式能量。作品《她的垂直将我们留住》("Su Vertical nos Retiene")源自对安第斯山脉的持续观察、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的《智利诗篇》("Poema de Chile"),以及地质学家佩德罗·何塞·阿马多·皮西斯1875年绘制的《智利共和国自然地理图集》中的图纸。






 

  通过汇集山峰轮廓并将它们垂直安置在洛斯塞里约斯都市公园,作品与安第斯山脉的景观形成交汇,在水平与垂直的融合中展开对话。安第斯山脉如同支撑南美大陆的脊柱,这一恰如其分的隐喻既象征着凝聚力的符号,也让我们得以在短暂占据土地的脆弱性中重新认识自我。它守护着记忆作为无可辩驳的见证,并通过其构造板块迫使我们保持警觉;它包容、界定、引导并限定了居住的可能性。就其本质而言,这是一个抵抗中的生态系统,我们在景观与领土的维度上与之认同,共同构筑了某种象征及其独特的诗学。





 

  这件被构想为可栖居雕塑的作品,被视为公共空间的延伸,是艺术与城市交汇的场所。该作品由elton_léniz建筑事务所参与设计,作为塞里约斯公园的永久遗产得以实现,这要归功于公共工程部为原定2019年12月在此举办的COP25(气候变化大会)发起的公开招标。与其他重要峰会和活动一样,COP25在10月18日周五爆发社会动荡后被迫取消,该事件的根本诉求是为所有智利人争取更公正的社会体系。





 

  在项目技术开发阶段,竞赛提案初期邀请了Ámbito Cero博物馆学团队加入。随后,为实现作品实体化,Cruz·Mandiola建筑与物件事务所加入团队,负责作品的协调、制作与建造工作。




 

  十六根立柱分布在直径42米的水库中央岛屿上。每根立柱都承载着佩德罗·何塞·阿马多·皮西斯描绘的安第斯山脉剖面片段。若将它们首尾相连,将构成从阿里卡到火地岛的完整山脉轮廓。






 

  其中八根立柱与塞里约斯双百年公园的中轴线平行,另外八根则与主入口对齐。每根钢柱高十六米,由中央的HEB型钢梁和两侧焊接的10毫米厚钢板组成协作结构。

  在底部区域,每根立柱单独锚固。通过一组锚栓将金属结构与独立的一立方米混凝土基础相连。在上部区域,为避免光污染,每根立柱顶端装有六盏朝向基座的照明装置,勾勒出山脉轮廓的剪影。该照明方案由Limarí照明设计事务所(LLD)合作完成。


艾特奖评审团评语
——

  该作品以垂直装置形式再现山脉轮廓,以线条的节奏与叠加构建视觉张力,通过艺术语言重构可持续议题,强调了自然与人文的共生关系。


获奖者信息
——

  自1993年起,elton_léniz事务所独立承接各类设计委托,并与包括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在内的多位合作者保持协作。这种在不同层面和主题上展现的设计多样性与灵活性,已成为该事务所的主要特征之一。

  已完成项目涵盖:物品与家具设计、展览布置、商业空间、室内设计、独户与集合住宅、艺术画廊、办公楼与住宅楼、城市开发、教育空间等。

  事务所合伙人为建筑师Mirene Elton和Mauricio Léniz。他们曾在智利天主教大学、圣玛丽亚联邦理工大学、发展大学、迭戈波塔莱斯大学、伦敦大学,以及第十五届智利圣地亚哥建筑双年展等场所进行过多次演讲和会议。

  摄影师Natalia Vial是elton_léniz事务所的长期合作者。事务所作品的大量摄影记录都出自她之手。

精品推荐

设计名人圈

更多

  • 王五平
    段文娟
    王勤俭
    富振辉
  • 宋九龙
    胡军
    邓宏乐
    林海闻
  • 黄懿
    王政

设计机构

更多

最新精品案例

最新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