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中心> 行业动态 > 行业新闻>正文

孟建民:突发疫情引发的建筑思考┃建筑学报

2020-04-280
导语:孟建民院士发表了《突发疫情引发的建筑思考》总论,以医院建筑为切入点,探讨如何从建筑设计、机电系统设计和智能化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加强和优化,同时提出了弹性设计和装配式医院建筑产品研发的重要意义。

      

      《建筑学报》2020年03+04期(总第618期),以2020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为背景,邀请业界相关的研究者和实践者针对疫情中凸显的学术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讨论。孟建民院士发表了《突发疫情引发的建筑思考》总论,以医院建筑为切入点,探讨如何从建筑设计、机电系统设计和智能化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加强和优化,同时提出了弹性设计和装配式医院建筑产品研发的重要意义。

      以下为论文完整内容。

《突发疫情引发的建筑思考》

孟建民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也引起了大家对如何应对突发疫情的反思。作为建筑师,我们需要从专业角度来思考这方面的问题。

      01

      “健康”要素应摆在首位

      我一直倡导“本原设计”理念,这一理念的核心强调建筑真正服务于人。其中***要素就是“健康”(“本原设计”还包括“高效”和“人文”两大要素)。我认为,提供健康与安全的环境是建筑设计的***要务。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很多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忽视或弱化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一些建筑师更多地追求建筑形式的美学要素,而将建筑服务于人置于次要位置,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因此,针对上述状况我提出并呼吁建筑要回归理性、回归本原。

      面对此次突发疫情,强调建筑环境的健康与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建筑师不仅要确保常态下的环境健康与安全,同时还要考虑设计如何满足突发情况与特殊时期的健康与安全要求,这对建筑功能布局、流线设计、通风采光、机电设备等系统都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在非常时期,建筑设计如何预留出可以被迅速改造的空间来应对疫情或其他突发事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02

      医院需要更精细和更精准的设计

      医院建筑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减少或避免人与人之间的交叉感染是医院设计关注的核心问题。针对此次疫情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提升医院建设标准是行业面临的新考验。我认为,除了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与流线设计从而更为全面地达到医患分流与洁污分流,设计师还可以从3个方面加强和优化设计内容。

      其一,在建筑设计方面,除了满足医院设计规范与医疗工艺流程要求之外,还应当在细节设计上降低人们触碰公共设施、机关的概率,如开关、门把手、水龙头等,尽量采用自动感应装置。我们先要树立这样的意识,然后才是具体的设计与措施落实。

      其二,在机电系统设计方面,要确保医院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对隔离病房等特殊功能区域做好气压系统设计及废气、废水处理设计等。比如在暖通设计方面要有应急弹性转换措施,尤其部分病区结合突发情况可以进行正负气压模式转换。这次突发疫情对建筑全专业系统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要有创新意识、忧患意识。

      其三,在智能化设计方面,如何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创造更舒适、更便捷的就医环境,是智慧医院设计面临的关键问题。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的采集分析与运用,将成为未来医院设计及运维的重要考量因素。尤其在突发疫情期间,大量采用非接触式的智能化技术能够***程度地减少交叉感染。

      03

      弹性设计是应对突发疫情的重要措施与手段

      所谓弹性设计是指给建筑的功能布局和使用等留有未来可改造或改变的空间余地,以此应对突发状况及新的需求。

      目前我国综合医院建设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只预留较少的感染门诊,仅作为传染病的诊断筛查点。而对于传染病人收治则需要转移到专门的传染病医院。但实际情况是,本次疫情中大量综合医院的急诊、ICU、病房设施均成为了传染病人集中治疗救治区。相对于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有着更特殊的院感要求,无论洁污分区、功能布局、流线组织、污物处理都有着更严格的规定。一旦遭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传染病患数量暴增的情况,我们就会陷入传染病医院无法满足疫情救治需求,而综合医院硬件设施又无法满足传染病感控要求的矛盾和困境。这就造成大量医护人员被感染,增加交叉感染的隐患。

      为了满足和适应医院诊疗手段及设备变化较快之需求,特别是突发疫情对医院布局与环境的影响,医院设计需要考虑医院功能空间的弹性设计问题。即在非常时期,原本的设计可为迅速地更新改造留有空间和创造条件。医院设计要从常态化和非常态化两种功能布局准备和考虑,这样“平疫结合”在突发疫情之时,医院可以为临时调整应急性布局预留空间与条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课题,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

      除了医院建筑,对一般建筑而言,弹性设计也是建筑师面临的现实问题。比如这次在疫情爆发过程中,将一些体育场馆、会展中心、酒店公寓等建筑改造为方舱医院,或者作为临时隔离所和观察所,这也是非常时期对建筑进行弹性改造与运用的非常举措。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改进,比如在爆发大规模传染病之后,如何避免同一个区域内的交叉感染亦是一个重要课题。

      如果医院建筑和其他公共建筑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考虑适应其发展变化所需的改造需求,同时还考虑“平战结合”“平疫结合”“平灾结合”的使用需求,那么就是树立了弹性设计的理念,而我们的设计成果也将更具普适性与应变力。

      04

      研发装配式医院建筑产品未雨绸缪

      装配式建筑具有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以及运维智慧化等优势。尤其面对重大灾害或疫情,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是有效手段之一。21世纪,我们国家先后经历两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小汤山医院”“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都是特殊时期的医院建设模式。设计时间短、任务重,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确实对控制疫情起到突出贡献。对于装配式医院建筑,目前部品部件的集成化程度还不高,与医院严格的救治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在紧急情况下的设计、生产、安装仅能满足基本救治功能,相比于更高标准的人性化医疗救治服务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因此,我建议国家应尽快启动装配式医院建筑的相关规范、标准、图集编制工作;同时积极培育一批专业研发、生产医院建筑部品部件的企业,结合***科学技术,通过产品持续研发升级,打造一系列智慧化模块部品单元,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瞬时启动装配式医院建设程序。这样既高效又科学的建造模式,将会极大缩短医院建设周期,提升医院空间品质。我们要从历史经验教训中不断总结,要有预见性、前瞻性,真正做到未雨绸缪。

论文发表于《建筑学报》

2020 | 03+04 | No.618  

群论:当代城市 · 新型人居 · 建筑设计

文章来源: 孟建民工作室

精品推荐

设计名人圈

更多

  • 楊中昀

设计机构

更多

最新行业新闻

最新资讯

更多